查看原文
其他

残疾人脱贫攻坚系列专题报道:莆田残疾人自强脱贫典型 · 脱贫 不是梦

福建残联 2022-03-31


贫困残疾人自强创业,开缝纫店谋生

华亭镇南湖村贫困户杨秀兰肢体残疾四级,2017年5月4日至10日因前庭大腺脓肿住院,原在莆田霞林街道嘉裕路(沟头小学附近)开“秀兰缝纫店”做缝衣服的,目前因女儿在云南就学,带儿子一起去照顾,2018年10月初在云南开了家缝补衣服的小店,该店业务有:缝补衣物、更改网购衣物、制作床单、沙发套、大小袖套等。一家四口四残,丈夫周珍星肢体残疾四级,在家无业;女儿周忆肢体残疾二级,在莆田八中学高三复读,于2018.09就读云南财经大学(大专);儿子周志乾多重肢体(四级)智力(四级),莆田市特殊学校就读小学,2017年3月急性支气管炎住院。


杨秀兰说,她年轻时在服装厂上班,缝补衣物、制作床单的手工活对她来说都不是难事,她也曾想过开店,但因为没有资金也就打消了念头。莆田市志工协会的志愿者林军知道她有这个手艺后,便帮忙张罗开店的事。她被列为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对象,最终在残联等多方的帮助下,于2017年9月21日,原在莆田霞林街道嘉裕路(沟头小学附近)“秀兰缝纫店”顺利开张了。40多平方米的闹市店面,朋友每月只收500元租金,店内设备也是爱心人士淘来的。
55岁的杨秀兰年轻时从贵州贵阳远嫁到莆田华亭南湖村,因有先天性软骨病,身材矮小,她的一对儿女又不幸遗传了这种病。而孩子的父亲原本是名普通工人,但也在几年前在外地打工时,左手卷入机器致重伤,之后脚又被石头压骨折,如今干不了重活。“双侧股骨颈发育不良”是一种较罕见的怪病,患者双侧股骨偏离正常骨架侧长,造成下半身无法支撑上半身,只有尽早做手术矫正,才不至于瘫痪。而这样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两个孩子数十万的手术费。2014年,在海都报等媒体关注下,莆田各级政府部门和民间慈善机构纷纷伸出援手,让两个孩子完成了手术。
杨秀兰说,这个家庭完全是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才能走过来。“小儿子因为有智力障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杨秀兰说,女儿2017年参加高考,原本已经被一所二本院校录取,但考虑到该专业收费昂贵,女儿决定选择复读。当时,各路爱心人士还劝她放心去读,会帮忙筹集学费,但女儿态度坚决,要自己再拼搏一年。
杨秀兰女儿说,如果不是这些爱心人士,今后生活只能躺在轮椅上,她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爱心协会也帮她找了工作,但是我还要照顾两个孩子……”杨秀兰说,有了一间店给了她们全家希望,在莆田数十年时间,一直都是得到他人的热心帮助,这让她一家人十分感激。


脱贫,不是梦

我叫林玉埭,是个因意外致残的肢体二级残疾人,来自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的打响,2019年我们一家脱贫啦!而且是不享受政策的脱贫!


我们一家4口,妻子翁素连是个盲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要想让我们这一家脱贫,可不是个容易的事。
2013年年底,孩子年幼,我家第一时间被列入了省级建档立卡户。村委会、镇政府派专人与我结对帮扶,负责为我家生活出谋划策。村镇给了我家低保待遇。镇残联多次深入我家,把我纳入村级联络员,尽管只有每个月60元的工作补贴,但这给了我巨大的信心与勇气——拄着双拐的我也能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依托自家就在村马路旁交通便利,自己又懂得修理钟表的技能,本来有点消沉的我看到了希望,振作精神,开起了玉埭五金销售修理店,妻子虽说眼睛看不到但依然是我店里的得力助手——她是我的脚,我是她的眼睛,残联更给了我残疾人创业就业补助。那一年我自豪了:我会成为个自食其力的人!我要奋斗!我要脱贫!
2016年我家脱贫了,但依然需要政府的低保帮扶。
雄心壮志好下,但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我病了!而且这一病使得我再也无法经营原来的店了,含着泪辞去了村联络员的职务,在家养起了病——这下刚刚有点脱贫苗头的我家一下子又跌入了失望的深渊……那种无奈无言表达……
然而残联始终是我最坚强的依靠——那一年给我家“居家托养”补助,两个孩子大学在学给我“残疾人子女”学费补助,还帮我们跑这跑那申请助学贷款,镇残联更是推荐我妻子去参加了两期的“盲人按摩”培训。
在社会多方鼓励资助下,翁素连在黄石镇开起了一家盲人按摩店。我和妻子换了个角色,她一边开店一边照料我的生活。承蒙残联再次伸出援手——又给了我妻子创业就业补助,这犹如给刚开张的按摩店注入了一缕暖暖的阳光。在我妻子的精心经营下按摩店盈利了,我家又可以凭自己劳动赚钱生活了。
春去秋来,转眼间我家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了!2018年年终两人相继就业了!
我家脱贫啦!而且是不享受政策的脱贫!相信政府有心我家也有信心,我家将在政府阳光雨露的沐浴下走出一条更宽更广的脱贫致富路!


从“一户多残”到“摆脱贫困”

扶贫扶志、精准施策,度尾镇下洲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权仁在镇党委、政府和镇残联以及挂钩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从“一户多残”的举步维艰,到建房立业,重拾生活信心,走出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好路子。



陈权仁是一位残疾贫困农民。在2015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全家共4口,且“一户多残”。户主陈权仁肢体三级残疾,平时靠打零工为生,收入很不稳定。他的妻子李建连听力语言一级残疾,无劳动能力。家中还有一儿一女,大儿子彭伟林系抱养,在晋江从事美发工作,对家庭照顾不多,挣钱仅够个人花销;小女儿陈伟珍刚刚考上吉林外国语大学,学费迟迟没有着落。


多年来为了培养两个孩子成才,仅靠陈权仁打零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和孩子的学费,举步维艰,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陈权仁家族留有土房二层,却只有一间房间是属于陈权仁家的,全家人挤住在这一间土房,孩子大了十分不方便。这样贫困的家庭条件也让该谈婚论嫁的大儿子至今未婚。


2015年12月,陈权仁家庭被评为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因残因学,由度尾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郑勇负责挂钩。2016年造福工程政策施行,该挂钩帮扶同志帮助陈权仁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2016年易地建房100平方米,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未装修完毕,但已经实现了住房有保障。针对陈权仁的家庭情况,2016年度尾镇安排陈权仁参加了“雨露计划”培训,2017年陈权仁和妻子李建连又参加了残疾人创业培训。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对于该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创业技能掌握后却不敢为之努力奋斗。为此,度尾镇党委、政府以及镇残联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同时十分注重对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


经过度尾镇党委、政府和镇残联的不懈努力,陈权仁和妻子李建连改变了保守思想,决定靠勤劳奋斗,摘掉“贫困帽子”。2017年陈权仁将中央产业扶贫资金补助4000元投入游福木材加工,并于2017年和2018年各收益3000元,同年还将省级产业扶贫补助1760元投入到水稻种植中去,实现了粮食自产自足。


尝到甜头的陈权仁开始明白政府的良苦用心,决定放大步伐发展果树种植,他将2018年省级产业扶贫的5000元投入到果树的种植中去,还申请了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种植文旦柚。陈权仁在妻子娘家霞溪村的山上租了一块山地种植果树,每每勤快上山照顾果树,看着长势良好的果树,陈权仁就感到由衷的欣慰,也发自内心地感激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女儿这些年也都会收到政府的教育扶贫补助金,即将毕业回报社会。


如今,有了正能量的加持和产业扶贫的支持,陈权仁夫妻俩携手同心,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摆脱贫困,在霞溪村种植了果树300棵及各种水稻瓜果蔬菜等,不断努力提高家庭收入,让家庭收入从以前的几千元,变成了现在四万多元,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平凡岗位见真情

他叫黄惠杰,中共党员,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残联负责人,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人。自2012年10月从事残疾人工作以来,7年如一日扑在残疾人事业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残疾人朋友,让助残爱民的形象扎根在广大群众心里,许多残疾人朋友动情地说:“黄惠杰同志就是我们的亲人”。


真心爱民,做残疾人的知心人。“惠杰啊,太感谢你了啊!”东埔镇塔林村的黄金耀从塔林村专程来向黄惠杰道谢。“没事,主要是我们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帮你。”黄惠杰同志答道。黄金耀,未满60岁,却为照顾两个二级精神智力残疾的女儿操碎了心,一家5口每个月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低保金,2016年因房屋拆迁,一时无法筹集安置房剩余款项,又因女儿残疾不想申请廉租房,一家人即将面临无房可住的情况。了解到黄金耀家的情况后,黄惠杰同志主动介入将其一家纳入低保户,为他们申请临时救助2000元和居家托养2000元。同时协调东埔镇和塔林村,为他们家在村道旁搭盖一套临时住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难题。几年来,惠杰坚守初心,播撒爱心,共帮助8户残疾人家庭解决了住房难题。
诚心帮民,做残疾人的热心人。“残联是残疾人的家,残疾人家有难事,我们不管谁管?”惠杰经常这么对同事说。农村出生的他特别了解残疾人朋友的困苦,深知残疾人朋友的艰难,他看在眼中,落实在行动上。每年中考、高考过后,许多品学兼优的残疾人学生或残疾人子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面临辍学境地,他都主动把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记在心里,当作自己家的事去关心去帮助。2017年7月,郑秋霞(肢体四级)高中毕业后考上大学,她了解到一种手术可以让她的残疾不再严重,但因家庭贫困(一户多残家庭,父亲听力言语残疾,母亲肢体残疾),一家4口靠低保为生,如何实现愿望?黄惠杰同志在帮她申请学费补助后,又协调社会力量为她筹集肢体矫正手术费近6万元,让她顺利完成手术,实现了自己的心愿。2017年—2019年,还帮她申请了助学金1.5万元。
精准助残,做群众的贴心人。陈夜治,肢体四级残疾,却还要照顾两个二级精神残疾的儿子。每个月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低保金,但这远远无法满足一家人的生活、药物等开支。
“残疾人只要社会肯给予关爱,他们同样也能实现就业,自立自强。”黄惠杰说。他为了帮助陈夜治一家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好两个孩子,建议陈夜治一家通过创业提高收入。因此,他积极寻找愿意帮助陈夜治一家的亲戚,为其捐赠了2万作为启动资金,同时帮助申请残疾人创业就业补助5000元(2013年),协调忠门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免费提供30平方米的店面让其经营海产。如今,陈夜治一家通过创业一年实现收入10万元,过上了安稳幸福的小日子。
残疾人工作千头万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残联工作者,黄惠杰同志永远保持专注,保持对工作的热爱。他对分内工作,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毫不含糊。未来,他将继续在他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像一枚钉子一样,深深地扎在北岸的土壤中,做最美的奋斗者。


来源:福建残联(ID:fjcl1203),图文 / 省残联教就部


微信公众号:福建残联


ID:fjcl1203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